终端设备竞相融入大模型潮流:华为、苹果等抢先一步

随着“所有应用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遍”的概念影响数月,终端设备也纷纷开始借助大模型来提升竞争力。

华为率先在手机领域提出了大模型的具体落地时间表。近期,随着HarmonyOS 4.0整合盘古大模型的能力,华为手机内置的语音助手“小艺”成为首个拥有AI大模型能力的智能助手。据悉,该功能将于八月下旬开放测试。

根据这一进展,即将在下半年发布的华为Mate60系列有望成为对抗苹果iPhone15系列的一大卖点,为消费者带来更强大的体验。

在之前,5G芯片曾被视为华为对抗iPhone15的利器。有传闻称华为有望在今年十月份推出5G手机。然而,与大模型能力相比,华为的5G手机发布时间仍存在不确定性。

目前,高通和联发科相继表态,称尚未获得美国政府批准向华为供应芯片。即便华为的5G手机发布,其竞争力也不容乐观,因其可能与中芯国际合作实现国产替代,但制程最多只能达到7nm水平,远远落后于iPhone15的3nm水平。

然而,在大模型领域,华为却实现了领先。

尽管苹果CEO库克也将iPhone等硬件作为公司展示AI技术的重要载体,并认可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,但苹果在大模型方面显得谨慎。库克表示,苹果会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应用大模型技术于产品中。

据报道,苹果内部正在研发AI产品,并建立名为“Ajax”的大模型框架,尝试将其应用于地图、Siri等功能。然而,暂时尚未听到苹果发布“苹果GPT”的计划。

近十年来,国产手机厂商引领了两次重大产品变革:2016年的全面屏浪潮,以及2019年的折叠屏浪潮。这次大模型的机遇是否能够将国产手机推向全面普及,还是仅限于小众市场,尚待观察。

相较于第三方APP如ChatGPT和文心一言,直接内置于手机系统中的大模型产品在隐私安全方面具备优势。

与云端处理相比,本地化部署可以最大程度消除用户对隐私泄露的担忧。由于云端服务存在风险,用户更愿意将个人数据提供给手机自带的大模型。

今年三月,由于一个开源库的漏洞,ChatGPT Plus版本支付信息泄露,数亿用户的个人数据受到影响。这导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展开对OpenAI违反消费者保护法的调查。

内置于手机的大模型可以有效消除用户担忧,为用户提供更私密的体验。

今年四月,ChatGPT Plus因“需求过大”暂停付费,导致资源短缺。本地化部署可以降低对云端资源的依赖,减少宕机风险,甚至在断网情况下仍能离线运行。

语音助手成为手机厂商首要考虑的领域,大模型能力赋予语音助手自动生成文案、编写回复邮件、生成文章摘要、进行翻译等能力。

借助插件,语音助手还可以实现跨应用功能调用,如调用地图、旅游和天气应用,帮助用户制定出行计划和预订餐厅。

大模型的引入将使语音助手更加智能,解决以往被诟病为“人工智障”的问题。

然而,尽管如ChatGPT等大模型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广泛应用,仍处于探索阶段。虽然已经带来了很多好处,但仍需深入思考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它们。大模型是否能够达到“iPhone时刻”,仍需要时间来验证。”

d2b5ca33bd115732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1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