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索一个强大的算法模型:DBScan

DBScan,全称密度聚类算法(Density-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),是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。它能够自动发现高密度区域中的聚类,并且能够识别和排除数据中的噪声点,适用于任意形状的聚类。

算法原理

  • 密度与邻域:根据点的密度来进行聚类,以每个点的 ε-邻域内的点数为依据。
  • 核心点与边界点:核心点是在密集区域内的点,而边界点则位于核心点邻域内但不是核心点的点。
  • 直接密度可达与密度相连:定义了点之间的密度可达关系,以及密度相连关系,从而建立了簇之间的连接。
  • 噪声点:对于不满足聚类条件的点,被视为噪声点。
图片[1]-探索一个强大的算法模型:DBScan-山海云端论坛

算法流程

  1. 初始化:所有点标记为未访问状态。
  2. 邻域计算:对每个未访问点,计算其 ε-邻域内的点。
  3. 核心点识别:如果点的邻域内满足最小点数条件,则创建一个新簇,否则标记为噪声点。
  4. 簇扩展:对于核心点,递归地将其邻域内未访问点加入簇中。
  5. 迭代:重复以上步骤,直到所有点都被访问。

案例展示

<code># 示例代码 from sklearn.cluster import DBSCAN from sklearn.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# 生成样本数据 X, _ = make_blobs(n_samples=300, centers=2, cluster_std=0.60, random_state=0) # 应用DBSCAN算法 db = DBSCAN(eps=0.5, min_samples=5).fit(X) labels = db.labels_ # 识别核心样本 core_samples_mask = np.zeros_like(db.labels_, dtype=bool) core_samples_mask[db.core_sample_indices_] = True # 去除噪声数据 X_core = X[core_samples_mask] labels_core = labels[core_samples_mask] # 绘制结果 unique_labels = set(labels_core) colors = [plt.cm.Spectral(each) for each in np.linspace(0, 1, len(unique_labels))] for k, col in zip(unique_labels, colors): if k == -1: # 黑色用于噪声 col = [0, 0, 0, 1] class_member_mask = (labels_core == k) xy = X_core[class_member_mask] plt.plot(xy[:, 0], xy[:, 1], 'o', markerfacecolor=tuple(col), markeredgecolor='k', markersize=14) plt.title('DBSCAN: Estimated number of clusters: %d' % len(unique_labels)) plt.show()</code>
图片[2]-探索一个强大的算法模型:DBScan-山海云端论坛

DBScan 算法在数据挖掘和聚类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,尤其适用于处理具有复杂结构和大量噪声的数据集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4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